这种息肉可能会变成癌!排便出现这4种异常建议及时就医
时间:2025-05-29 18:42:24来源:CCTV生活圈
这种息肉,可能会变成癌!医生:排便出现这4种异常,建议及时就医你知道吗虽然大部分肠息肉是良性的但有的息肉也可能会恶变比如腺瘤性息肉会引发结直肠癌通常发现时已是中晚期今天是世界肠道健康日专家提醒排便出现这4种异常建议及时就医

01

部分息肉是结直肠癌的前身

健康的肠道:

急性胃肠炎的肠道:

过度使用通便药后肠道:

肠息肉:  小心:部分息肉是结直肠癌的前身

肠癌:

注意:这种息肉有癌变风险

大部分肠息肉是良性的,但有的息肉也可能会恶变,进而引发结直肠癌。比如:

1.腺瘤性息肉、异型增生性息肉;

2.息肉直径大于1厘米;

3.息肉数量大于3个。

结直肠癌的发展是缓慢的,从腺瘤到癌变需要5~10年,肠镜是发现息肉的“武器”,45岁后记得做一次肠镜检查,如果发现息肉建议尽早切除,防止肠癌发生。

肠镜检查建议:

若肠镜检查结果无异常且无癌前病变,下次检查可间隔10年。

若发现癌前病变,建议第二年复检或结合便潜血基因检测。

如检测结果提示异常,应一年检查一次。

若无问题,后续可每5~10年检查一次。

注意:

90%以上的肠息肉不会产生任何症状,癌变后才会有便血、排便习惯的改变、腹痛等症状。

80%~95%的肠癌是由腺瘤性息肉发展而来的,腺瘤性息肉不会自行消退,目前也没有药物能够使之消退,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慢慢长大,癌变几率随病变增大而升高。

02

排便时出现4种异常

建议及时就医

肠癌早期症状常被忽视,了解其早期信号对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常见且需警惕的肠癌早期信号:

腹泻:

健康人群大便规律为每天定时定点一次,且形状正常。若出现大便次数一天超过三次且不成条,持续三个月,这可能是肠道发出的危险信号,提示肠道存在炎症。

肠癌引起腹泻的原因是肿瘤增大后在局部破溃,引发炎症,刺激肠道蠕动,从而导致大便次数增多。

便秘:

便秘与腹泻看似矛盾,实则都可能显示肠道局部有炎症。肿瘤增大可能堵塞肠道,使大便排出不畅;或炎症导致菌群紊乱,都可能引发便秘。

如果三个月以上大便频率为两三天甚至一周一次,无论是否为肠癌,都属于需要干预的不健康情况。

大便性状改变:

正常大便为规整便条,而肠癌患者的大便可能出现变细、带棱角等形状改变,这可能是肿瘤在大便通过时留下的压痕,需特别重视。

如原本圆柱形大便后来变扁,多见于低位直肠癌,不过这种情况一般是较晚期症状。

便血:

便血是肠癌的一个重要表现,正常的大便颜色为棕褐色,若出现鲜红色血便,应警惕肠癌。

【痔疮与肠癌便血区别】

痔疮便血特征:

痔疮发作出血多为便后滴鲜血,鲜红且无其他异常情况时,多数情况下情况相对不严重。

肠癌便血特征:

直肠癌便血常伴有其他症状,如大便性状改变、“里急后重”(总想排便但解不干净)、便血中混有黏液等,与痔疮便血有明显区别。

此外,结直肠癌晚期可能出现肠道梗阻。

【专家提醒】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观察大便情况和排便习惯变化,若出现明显改变且持续时间长、难以调整恢复,应及时去医院进行专业检查。

03

科学远离肠癌

肠癌的危险因素:饮酒、久坐不动、高脂饮食。

日常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食,避免吸烟、久坐,控制肉类摄入,避免滥用抗生素和止泻药物。

正确运动能使肿瘤发病率下降:

研究表明,规律运动能够显著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减少约13%。

每周进行150~300分钟的有氧、力量与柔韧性结合的运动,有助于降低各种肿瘤的发病率。

此外,像八段锦、五禽戏和太极等传统中医运动,已被证明对降低肿瘤风险具有积极作用,建议大家积极参与这些有益的运动。

饮食应多样化:

合理饮食,均衡搭配红肉、白肉、蔬菜水果等,多吃粗粮和绿色蔬菜。

每天饮食应多样化,包括适量肉类(牛羊肉需注意食用量,并非完全禁食)和足量绿色蔬菜,以补充营养并维持肠道功能。

【推荐:4类食物让肠道更健康】

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红豆、绿豆、黑豆、芸豆、玉米等。

富含益生菌的食物:酸奶。

十字花科类蔬菜:大白菜、西兰花、菜花、芥蓝等。

富含果胶的食物:苹果、香蕉等。

注重早期筛查:

一定年龄后要进行早期筛查体检,每年健康体检中的肿瘤指标筛查(如肿瘤标志物筛查)必不可少。若便潜血阳性(无论几个加号),都要重视并及时做肠镜筛查。

排便出现这4种异常

建议及时就医

1.部分息肉是结直肠癌的前身,比如:

腺瘤性息肉、异常增生息肉;

息肉直径大于1厘米;

息肉数量大于3个。

2.警惕肠癌的4个典型表现:腹泻、便秘、便血、大便性状改变。

3.肠镜是诊断肠癌的金标准。

4.肠癌的危险因素:饮酒、久坐不动、高脂饮食。

5.科学远离肠癌:正确运动能使肿瘤发病率下降、饮食应多样化、注重早期筛查。

标签:

生活指南
  • 沈阳故宫将全面实施实名制刷身份证入馆

    沈阳故宫博物院27日发布关于全面实施实名制刷身份证入馆的公告。公

  • 5月预计将有3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北方地区

    中国气象局28日举行5月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肖潺介

  • 别把噪音当小事 对听力损害不可逆

    建筑工地、装修场地、车间……很多作业环境里的噪音非常大。虽然被

  • 联合国组织警告:疫苗可预防的疾病发病率攀升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官网4月24日报道,在24

  • “红色圣地 千年药乡 山水官鹅 康养福地” 甘肃省宕昌县亮相《300秒看家乡》

    近日,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委书记张建强走进《300秒看家乡》,向观众

  •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京津冀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论坛举办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京津冀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论坛成功举办。本次

  • “AI+”岗位增加 人才需求渐旺

    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楼前,一座座紫色帐篷展位格外醒目。

  • “返乡客”酒店过节成新潮 中国青年重构团圆新模式

    中新网西安2月12日电 题:返乡客酒店过节成新潮 中国青年重构团圆

  • 红红火火闹元宵 欢天喜地庆团圆——西平县柏城街道举办“亚昊杯”“我们的节日·欢乐中国年”传统文化节

    2月11日下午,西平县柏城街道在柏城剧院北侧广场举办亚昊杯我们的节日

  • 春节我在岗:老人骑三轮车侧翻!危急时刻 西平民警紧急救助

    太感谢你们了!警察同志!要不是你们,真不敢想象会发生什么!2月1日大

  • 1月25日铁路春运迎来节前客流最高峰

    中新网1月25日电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月25日,

  • 重庆铁警开展安全宣传 提升旅客防骗防毒意识

    1月14日,2025年春运正式启动。当天,成都铁路公安局重庆公安处的民

  • 哪些呼吸道疾病患者可以居家观察?查出肺结节该怎么办?| 时令节气与健康

    哪些呼吸道疾病患者可以居家观察入冬后,很多人出现了呼吸道感染的

  • 人类第11次成功预警小行星撞击 撞击会造成哪些危害?

    北京时间12月4日0时15分左右,一颗来自太空的小行星如期而至,在西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江苏拓展跨境电商新模式 激活产业新动力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发展数字贸易

  • 福建石狮法院召开刑事审判法律援助工作座谈会

    为进一步推动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工作取得实效,提高法律援助工

  • 民生
    • 浙江教育观察:“头盔雨披”里有何育人密码与创新基因?

    • 商业化竞速: “人造太阳”如何照进现实?

    • 央行:今年将择机降准降息

    • 重庆2025年春运发送旅客2968.66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