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汽车产销、外贸大盘看中国经济前景
时间:2025-05-14 11:21:40来源:人民日报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受阻,中国经济前景如何?各方从不同角度给出分析,最近两组数据引人关注。

一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5月12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4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历史上首次双双超过100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9%和10.8%。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64.2万辆,同比增长52.6%。汽车这一战略性、支柱性产业的亮眼表现,折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层逻辑。

有外媒分析认为,中国车企不仅在国内蓬勃发展,还在赢得全球市场。仅比亚迪一家,4月的整车出口量就达到近8万辆,同比增长超90%,映照中国车企在海外市场的巨大影响力。

二是海关总署5月9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4%,较一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4月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5.6%,出口同比增长9.3%。外贸逆风而行,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有力托举。

对此,新加坡《联合早报》、德新社等多家外媒用“超出预期”予以评价。路透社报道称,面对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4月中国出口依旧保持接近两位数的增速,表明近期密集出台的多项政策措施发挥了积极作用。

透过两组数据,人们不仅感受到中国经济的韧性,更看到中国经济的广阔前景。

(一)

因时因势逆周期调节,政策效力激发超大规模市场潜力。

中国汽车去年产销量均超3000万辆,出口超500万辆,表明产业增长主要还是靠内需拉动。

商务部5月12日发布数据显示:自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累计补贴申请量已突破1000万份。外媒称,中国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有效对冲美国关税对消费者信心的影响。

截至5月11日,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322.5万份,其中汽车报废更新103.5万份,置换更新219万份。换新的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超53%。这充分表明,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有效促进消费增长和绿色转型。

今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支持地方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汽车、家电、家装等大宗耐用消费品绿色化、智能化升级;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拓展汽车改装、租赁、赛事及房车露营等汽车后市场消费。

消费品以旧换新,不仅惠及数千万家庭,也有力拉动了大宗耐用消费品销售增长,正是“两新”政策效力的一个生动注脚。一季度,“两新”政策带动全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9%,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

面对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稳固、外部冲击影响加大的形势,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部署一揽子政策举措,同时充分备足预案。

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扩围提质实施“两新”政策,加力实施“两重”建设……一批撬动性强、可感可及的政策举措正在推开。市场有所呼、政策有所应,市场信心足、社会预期稳。

实践告诉我们,善于抓住影响面广、外溢性强的突出矛盾集中发力、攻坚突破,就能起到以点带面、纲举目张的效果。

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正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信心所在。“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形成合力,中国经济的治理效能,正在为高质量发展打开想象空间。

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完善政策统筹协调机制,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促进多目标动态平衡,我们完全有能力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

(二)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新质生产力撬动经济活力。

今天的中国汽车业,如同一场科技创新的井喷。

宁德时代发布纳新电池,拥有超1万次的循环寿命,能够在零下40摄氏度的环境下保持90%的能量保持率;走进广汽传祺宜昌工厂焊装车间,超500台机器人协同作业,最快52秒就有一辆新车下线……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无处不在,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正从理念照进现实。

打通堵点,攻克难点,创造消费亮点。五菱汽车开发的全新智能座舱,以95%高识别率秒懂8种方言及12种重口音;华为发布全球首款全液冷兆瓦级超充,把1至2小时充电时间压缩至15分钟……捕捉新一代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需求,用供给升级打开需求空间,新能源汽车从当初的“乏人问津”跃升为今天的“市场宠儿”。

因地制宜,协同创新,锻造产业长板。立足产业资源,安徽加快实施“车芯协同”技术攻关项目,加强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搭建运行开放型生态实验室,今年一季度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量均稳居全国榜首。“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的是制造强国的根基。

瞄准前沿,开放合作,保持竞争优势。刚刚闭幕的上海车展,超百款全球首发车型亮相,70%的展车为新能源车型,“黑科技”扎堆。德国《世界报》感慨,去参观上海车展,都会留下深刻印象,“中国生活在未来”。从“技术引进”到“技术反哺”,从“吸引投资”到“对外投资”,从“适应标准”到“制定标准”,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赢得的是竞争新优势,打开的是合作新局面。

前4个月,我国出口高技术产品同比增长7.4%,占出口比重近两成,拉动整体出口增长1.3个百分点;

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服务器、3D打印设备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6.3%、44.9%……

创新引擎动能澎湃,中国经济“向新力”十足;“创新雨林”的蓬勃生长,正是中国经济穿越周期、抵御风险的底气所在。

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劲筋骨”,中国经济潜力无限。

(三)

引领全球低碳潮流,全面绿色转型增添发展动力。

绿色低碳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更是国际潮流所向。前4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均破400万辆、增速均超45%,顺应了产业变革、绿色低碳的时代大势。

绿色生产与生活方式“相向而行”。

在工厂内尽可能使用绿色能源,升级设备实现低碳制造,持续减少废弃物排放;立足产业数字化,构建全体系减碳“链”路,让节能降碳有迹可循……今天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致力于通过能源再生、产品节能、材料循环、技术创新等多元举措协同减排,把产业的绿色底色越擦越亮。

大街小巷,悬挂绿色车牌的新能源汽车往来穿梭,更多年轻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作为“人生第一台车”;车网互动日益成熟,新能源汽车变身“移动充电宝”,不仅可以从电网充电,还可将电能反向输送给电网……新能源汽车广受欢迎、融入各种场景,成为绿色低碳生活的重要载体。

坚持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同频优化”,供给端与需求端融合发力,不断形成更多“绿色交汇点”,将有力释放消费新活力。

中国制造与海外需求“双向奔赴”。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最多的几个国家分别是墨西哥、阿联酋、俄罗斯、比利时、沙特、巴西和澳大利亚等。一位巴西知名汽车博主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成为巴西人购车新选项”。巴西电动车协会主席里卡多·巴斯托斯说:“我们需要用清洁能源取代化石燃料,这是一场全球性的行业转型。”

抢抓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机遇,坚持“全球+本土”,“中国智造”既满足全球消费者的美好生活需要,也带动引领全球交通能源转型。

中国的“绿色产能”正丰富全球供给,助力节能减碳。

中国每消费3度电,有1度电是绿电;中国的风电、光伏等产品,出口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帮很多国家用上清洁能源;过去10年间,中国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60%和80%……为全球提供“绿色动力”,中国是当之无愧的推动者、贡献者。

发展越具“含绿量”,增长越有“含金量”。今年以来,零碳工厂加快建设,着力培育绿色建筑等新增长点,“沙戈荒”新能源基地正在布局……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看准了就抓紧干,我们定能“点绿成金”。

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在中国,看到了未来,看到了信心。”这是今日中国的世界印象,也是明天中国的真实写照。

标签:

生活指南
  • 5月预计将有3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北方地区

    中国气象局28日举行5月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肖潺介

  • 别把噪音当小事 对听力损害不可逆

    建筑工地、装修场地、车间……很多作业环境里的噪音非常大。虽然被

  • 联合国组织警告:疫苗可预防的疾病发病率攀升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官网4月24日报道,在24

  • “红色圣地 千年药乡 山水官鹅 康养福地” 甘肃省宕昌县亮相《300秒看家乡》

    近日,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委书记张建强走进《300秒看家乡》,向观众

  •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京津冀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论坛举办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京津冀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论坛成功举办。本次

  • “AI+”岗位增加 人才需求渐旺

    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楼前,一座座紫色帐篷展位格外醒目。

  • “返乡客”酒店过节成新潮 中国青年重构团圆新模式

    中新网西安2月12日电 题:返乡客酒店过节成新潮 中国青年重构团圆

  • 红红火火闹元宵 欢天喜地庆团圆——西平县柏城街道举办“亚昊杯”“我们的节日·欢乐中国年”传统文化节

    2月11日下午,西平县柏城街道在柏城剧院北侧广场举办亚昊杯我们的节日

  • 春节我在岗:老人骑三轮车侧翻!危急时刻 西平民警紧急救助

    太感谢你们了!警察同志!要不是你们,真不敢想象会发生什么!2月1日大

  • 1月25日铁路春运迎来节前客流最高峰

    中新网1月25日电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月25日,

  • 重庆铁警开展安全宣传 提升旅客防骗防毒意识

    1月14日,2025年春运正式启动。当天,成都铁路公安局重庆公安处的民

  • 哪些呼吸道疾病患者可以居家观察?查出肺结节该怎么办?| 时令节气与健康

    哪些呼吸道疾病患者可以居家观察入冬后,很多人出现了呼吸道感染的

  • 人类第11次成功预警小行星撞击 撞击会造成哪些危害?

    北京时间12月4日0时15分左右,一颗来自太空的小行星如期而至,在西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江苏拓展跨境电商新模式 激活产业新动力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发展数字贸易

  • 福建石狮法院召开刑事审判法律援助工作座谈会

    为进一步推动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工作取得实效,提高法律援助工

  • 三部门部署建设新材料大数据中心

    为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对新材料产业的技术支撑作用,工业和信

  • 民生
    • 浙江教育观察:“头盔雨披”里有何育人密码与创新基因?

    • 商业化竞速: “人造太阳”如何照进现实?

    • 央行:今年将择机降准降息

    • 重庆2025年春运发送旅客2968.66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