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分红规则迎来进一步优化完善。10月20日,证监会就修订《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以下简称《现金分红指引》),以及《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以下简称《章程指引》)现金分红相关条款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进一步健全上市公司常态化分红机制,提高回报投资者水平。沪深证券交易所同步修改完善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明确操作性要求。
从此次修订内容来看,主要是从加强对低分红公司信披约束、引导上市公司中期分红、加强对异常高比例分红企业约束等三方面,完善优化现金分红监管制度,更好发挥投资端拉动作用,持续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相关资料图)
在市场人士看来,此次优化完善上市公司分红规则,是“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一揽子举措的重要抓手,有望推动上市公司形成常态化分红机制,形成完善投资回报机制,提振投资者持股信心,形成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进而吸引更多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良性循环和繁荣发展。
进一步提高A股分红水平
近年来,在监管部门引导和鼓励下,上市公司分红金额逐年增长。权威数据显示,2012年至今,上市公司分红总额年化平均增速13.3%,高于同期净利润总额平均增速(约10%)。近年来,年度分红金额也已开始超过当年股权融资额。
“但与境外成熟市场相比,分红均衡性、及时性、稳定性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有待增强,还有个别公司异常高比例分红,可能损害偿债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需要及时引导规制。”证监会表示。
对于不分红的公司,监管部门将通过加强披露要求等制度约束督促分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郑志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监管部门以加强信披要求的方式,引导分红水平偏低的上市公司进行分红,符合市场逻辑,也符合全面注册制的监督理念。
“投资者通过上市公司的信披作出投资决策,上市公司分红情况也是影响投资者决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强化不分红或分红水平较低公司的信息披露,可能引发资本市场对公司分红的‘用脚投票’,上市公司制定分红政策时会更加审慎。”郑志刚进一步解释道。
对财务投资较多但分红水平偏低的公司,监管部门将重点关注,督促提高分红水平,专注主业。伟明环保董秘程鹏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监管部门关注企业财务投资情况,引导企业提高分红水平,有助于企业集中资金资源做好主业经营,通过实实在在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盈利水平来回馈股东,有助于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和长期健康发展。
此外,监管部门通过便利公司中期分红实施程序,鼓励公司增加现金分红频次,同时还新增了对中期分红的完成时限要求。今年中报上市公司分红数量已明显增多。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沪深两市共计162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23年中期现金分红预案,分红家数较去年同期提升了64%。
程鹏表示,简化中期分红程序,有助于引导上市公司提高分红频次,减少上市公司单次集中分红资金压力,使股东分红体验更好,并与国际主要资本市场趋同。
在郑志刚看来,上市公司能够持续稳定分红,一方面说明其经营是稳健的,公司对未来业务发展充满信心,向资本市场传递正面积极的信号,另一方面也是对投资者长期投资的回报,有助于培育长期投资理念。监管部门简化中期分红程序,引导上市公司形成中期分红习惯,是为了引起上市公司对分红的重视,进而制定合理的分红方案,助力上市公司优化分红政策,减轻一次性分红对现金流的压力。
督促公司持续稳定回报投资者
上市公司分红不能“一毛不拔”,也不可“杀鸡取卵”。每年的年报披露期,常常出现公司分红金额超过年度归母净利润的情况,引起市场关注。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2022年,超过150家公司现金分红金额超过公司归母净利润。
郑志刚表示,如果上市公司超能力分红、一次分红过多,可能导致再次分红无以为继,对上市公司经营产生影响,最终可能会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
对于超能力分红,证监会表示,将对资产负债率较高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不佳,存在大比例现金分红情形的公司保持重点关注,防止对企业生产经营、偿债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良好的经营状况是分红的基础,这是与引导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相一致的。分红也需要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超能力分红对公司未来经营会产生影响。此次分红规则的优化,对于培养价值投资理念,引导上市公司更注重长期股东回报,具有重要意义。
整体来看,此次分红规则优化,有望推动A股形成常态化分红机制,提高投资者获得感,进而实现资本市场的活跃和健康发展。
郑志刚表示,近期,围绕如何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分红是其中的重要抓手。投资者投资股票的目的就是要获得回报,如果预期收益稳定,投资者也就愿意进行更多投资,资本市场才能更加活跃、繁荣、稳定。相信分红规则的优化,将引导上市公司建立长期分红政策,在合理的范围内持续稳定回报投资者,鼓励投资者理性投资、长期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