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6月16日,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通过先正达集团首发申请。先正达此次拟募资650亿元,或为13年来A股最大首次公开募股(IPO)。数据显示,先正达将成为A股历史第四大IPO规模,仅次于2010年中国农业银行的685.29亿元、2007年中国石油的668亿元和同年9月中国神华的665.82亿元。若先正达成功挂牌,将在A股上半年IPO规模全球第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夯实全年IPO的领先优势。
(相关资料图)
根据全球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近期发布的报告,预计截至今年6月底,A股上半年将有160只新股IPO,融资规模超过1900亿元。
虽然,今年上半年A股IPO发行数量与融资金额均出现同比下降,IPO数量比去年同期的169只减少约5%,融资规模比去年同期的3120亿元减少约38%,但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的IPO融资规模仍领跑全球,分别名列全球第一和第二位,领先于美国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及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
从全球IPO情况来看,今年前5个月,上交所IPO融资额为895亿元,深交所IPO融资额为666亿元。而全球IPO融资额排名第三的纽约证券交易所,融资额仅411亿元。随着A股2月份全面注册制的实施,3月份、4月份、5月份单月IPO发行规模均超400亿元,分别为550.47亿元、452.99亿元、416.47亿元。A股近年来持续扩容,2022年底上市公司突破5000家。《环球时报》记者查询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A股挂牌上市公司已达到5207家。
普华永道预计,2023年全年A股市场IPO数量将达到280-330家,全年融资额达到4500-5000亿元,中国A股市场融资额蝉联全球第一位。
普华永道中国综合事业服务部合伙人孙进表示:“2023年2月全面注册制实施带来的长远影响将持续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是中国资本市场法治化、市场化的巨大进步。全面注册制实施以来,A股上市公司审核成效显著,通过审核的上市公司质量整体向好向优,有潜力的优秀企业上市渠道通畅。”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16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随着注册制全面落实,中国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改革达到更高的高度。全面注册制改革实现全市场覆盖,能够对中国高科技等领域的企业形成更大的支持。
数据统计机构Dealogic的数据显示,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印度尼西亚已跃居全球第四大IPO市场,仅次于中国内地、美国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该国拥有制造电动车电池所需的大量金属矿藏。
此前长期位列全球三甲的中国香港股市,上半年受通胀、利率上升及地缘政治等负面因素影响, IPO活动持续放缓,预计总募资金额会出现同比14%的下跌,至170亿港元。截至今年5月底,中国香港IPO市场募资158亿港元,暂时在全球交易所中排名第六。
不过普华永道在最新的一份报告中预计,2023年下半年多项不稳定因素将消退,加上市场需求逐步由疫情中恢复过来,香港经济发展将呈现回升向好趋势,IPO市场可逐步重拾动力。
普华永道表示,下半年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将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更多机遇,有助于推动香港经济活动稳定复苏。随着利息调整步伐较为明朗,香港资本市场将逐步稳定,利好IPO市场,有利于香港巩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预计2023年将有约100家企业在中国香港上市。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