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来源:掌上乌鲁木齐/乌鲁木齐晚报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贾梦妍 “蹲低点,看准了扔,再试试!”一群村民围聚在一个玩套圈游戏的小地摊前,看里面一位青年滑稽地拉长了身子扔圈圈。一连套中了三个,人群一阵叫好,最后一个圈套了进去又弹了出来,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乡村夜市上,村民们把酒言欢,品尝美食。记者贾梦妍摄
这欢乐的一幕发生在达坂城区西沟乡“菊乡夜市”。6月22日晚,夜色渐深,位于西沟乡水磨村的集市里,摊贩已经开了档。褪去白天的暑气和劳累,一个绵延200多米的乡村夜市渐渐醒来。清风徐来,雪菊花的芬芳、烧烤的油烟和糖水的甜香扑向嘈杂的人群…… 水磨村村民何成富在夜市开了烧烤档,取名“达坂城特色烧烤”。 因自家养了羊,又有烧烤技术,何成富得知家门口要开夜市,他想“试一试”,于是拉上同乡的朋友,合作开了家烧烤档。 备上烤炉,准备了30多只鸡翅、100多串羊肉和一些蔬菜,他们正式开摊。 “想不到第一天晚上就卖了将近1000元,23点不到,准备的食材就卖完了。”何成富笑道,“这可比晚上躺在家里好多了!” 村民周军霞摆了一个卖雪菊、胎菊的小摊,摊位旁还支起架子,开起了直播。
乡亲们、孩子们在夜市广场上载歌载舞。记者贾梦妍摄
周军霞辞去市区里的工作,回乡种起雪菊,年收入近十万元,村里有了夜市,提供就业岗位,她又萌生了摆摊的想法。 夜市里摆摊不需要门槛,只要有想法,就可以进场。 “年轻就要拼,种地加摆摊,致富路上咱跑得快。”周军霞笑道。 游客马凯伦带着家人自驾来达坂城区过端午节,晚上在西沟乡水磨村一家民宿留宿,顺便来夜市逛逛。 “羊肉现宰现烤,太香了。还有手作老酸奶,这乡村也是好玩着呢。”马凯伦说。 乡村夜市的兴起,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也得益于当地村“两委”和乡政府的及时引导,他们抓住了机遇:乌鲁木齐市正通过一系列举措,推动夜间经济提质增效,激发夜间经济活力,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乡村夜市既能够活跃乡村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助力农民增收,也丰富了村民业余生活,特别是当前咱乌鲁木齐市旅游的火热,让乡村夜市新业态形成,为达坂城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发展动力。”西沟乡人民政府副乡长马媛说,他们将加强引导、逐步规范,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为乡村“夜经济”保驾护航。 目前,“菊乡夜市”已有17个摊位,涉及美食、饮品、农特产品等多种类,直接带动50余人创业就业。 乡村发展出了一个夜市,最开心的莫过于当地村民。 马正龙是一名货车司机,以前天一黑他就回家休息了。 “现在每晚都会去夜市走一走,有时候一个人,有时候拉上朋友一起吃喝,很好吃,也很热闹。”他说,“以前要去镇上才能有这样的好去处,现在村里就有了!村里的夜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了。”
标签: